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


香港抗爭行動的性質
 

香港的抗爭行動,近年好像「升級」。這點需要探討。
 

我成長的五六十年代,衝突引致流血死傷,發生頻率頗高。1967年我住的西環是重災區,武警攻左派工會後,拖出橫躺人體,親身目睹。社會像個壓力煲,隨時爆炸。
 

其後八九十年代香港進入前回歸期,港英政府「文明化」,擴大民意渠道,議會逐步開放,直接抗衡相對緩和。「壓力/利益團體」作先鋒,類黨組織浮現,傳媒擺脫禁忌:知識與庸俗齊飛。
 

1997後,即面臨東亞金融危機、未喘息定美國科技網股泡沫又爆破,空降的首任特首董建華在官僚系統貌合神離之下,變法失敗。2003SARS疫潮加經濟低沉,五十萬人上街。中央政策從河水不犯井水」,作了顯著轉向。
 

曾蔭權翻新九七前金融地產作推動器之餘,竟順勢促進中港的非對稱融合。此種策略我批評甚多。一國兩制意味香港必須發展本土優勢,避免成為中國另一城市,這對雙方皆有益處。我的取向,當然跟港獨夢幻不同。
 

近年網絡科技攀升,人手一部智能手機,自說自話。網頁、平台一神多眾,小眾多神,眾()/()互通…,一石激起千堆浪。如此進步,肯定對封閉政權是惡夢。港獨、自治、音量倍增。
 

但社會和政治動員方面,小眾能否演變成大眾風潮,要看時勢與機會。並且,若無傳統媒體的廣泛報導、宣傳,雪球未必滾動。當某地域的多數文字意象都附應而行動又過了一定門檻,具規模的運動便會發生。效果卻視乎繼延政治實力,中東及北非乃例証。
 

香港近年的抗爭,基於1997後管治失敗加傳播網絡變革,民怨浮升,感覺較前強烈。但是,相對於我們過往的歷史、現今世界其他地區甚至大陸的民眾示威,可算「溫柔敦厚」。流血死傷?自焚、燒車、暴力襲擊、乘機搶掠、絕食者死亡(或永欠損傷) 遊行後阻塞交通,無非某些團體/個人的預定/臨時動作。重覆:「溫柔敦厚」!

 
倒須反思,香港的示威抗議基於媒體和現實的擴張「比例」為何?雷聲大,雨點小,令震盪遞減?抑或另一壓力煲正在形成?隨後爆炸?各個反對派的目標及策略是什麼?我虛心聆教。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